一邊是冷血棄義的野心家,一邊是內向羞澀的科技宅男,是影片虛構還是現實撒謊?

據國外媒體報道,以Facebook創始人馬克·扎克伯格(Mark Zuckerberg)為原型的電影《社交網路》(The Social Network)連續兩個週末穩坐北美票房冠軍,上映兩周票房總計近5000萬美元。
  關於電影
這部電影劇本根據本·梅茲裏奇新書《意外的億萬富翁:Facebook誕生史,一個關於性、錢、天才和背叛的故事》改編。在這本書中,本·梅茲裏奇再現了全世界最紅社交網路的崛起,以及地球上最年輕首富扎克伯格的發家史。 故事從2004年哈佛大學二年級學生扎克伯格在大學宿舍裏啟動Facebook開始,講述這個電腦奇才如何將一個校內交友網站變成註冊用戶數量高達2億的社交網路霸主。

美國夢
電影講述了一個大學二年級生追隨激情而孜孜不倦地努力,最終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偉大事業的故事。《社交網路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美國夢的縮影,並有可能會對美國的創業青年和IT行業帶來積極的影響。美國需要像扎克伯格這樣打破常規、追隨夢想、成就輝煌的年輕人。

爭議纏身
影片播出後,不僅票房上節節高攀,內容的真實性更在觀眾中引起了巨大的爭議。馬克伯格稱電影“虛構”,並表示本人不會觀看影片。

爭議之一:扎克伯格是怎樣的人?
Zogby International的一項調查發現63%的美國人對扎克伯格並無了解。電影中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被描繪成一個孤僻的、野心勃勃的書獃子,為了公司而背叛朋友。而據扎克伯格朋友稱,其現實生活中其實是個“科技宅男”,非常害羞,人很內向,看起來不冷不熱,但實際上很熱情,對一起工作的同事充滿了關心。

但有媒體指出,扎克伯格事實上就是一個野心家,早就“失去了自我”,從當初那個不起眼的大學生到擁有價值70億美元公司的最年輕富豪,說他腳踏實地,又有誰會信呢?

爭議之二:誰的Facebook?
“Facebook之父”另有其人?早在幾年前,畢業于哈佛大學的美國雙胞胎兄弟卡梅隆·溫克萊沃斯和泰勒·溫克萊沃斯就指控扎克伯格抄襲他們的創意,同其打了4年官司,並因此獲得6500萬美元賠償。因為這單官司,他們一夜成名,成為億萬富翁,並把他們的故事拍成了電影《社交網路》。

Facebook拒絕對此作出評論。但就如影片中的扎克伯格說的那樣,“如果Facebook是你的主意,那麼你就該去成立Facebook”,對於創業來說,重要的不只是想法。Facebook成長為在世界範圍內擁有5億用戶的網路巨頭靠的不只是“一剎那的靈感”,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想法變成現實,這需要資源、人才、遠見、運氣、甚至失敗的教訓。

扎克伯格的反應
扎克伯格稱電影積極之處在於能夠鼓勵人們去創業,而且許多人在觀看完影片之後開始對電腦科學感興趣;而至於會不會給Facebook帶來負面的影響,馬克伯格表示並不擔心。

有媒體指出,社交網路能取得票房上的勝利如和此多的關注,並不只是因為其是美國夢的縮影,其實矽谷的每一個公司的成功歷程都能稱得上是美國夢的實現。真正吸引人們的是Facebook帶給人們的可能性:通過網路和全世界進行溝通。扎克伯格或許對影片的內容有所不滿,但是其將帶給Facebook難以忽視的積極影響,有人甚至預言一兩年後扎克伯格會考慮拍續集。

扎克伯格曾對媒體表示,Facebook用戶數今年有望達到10億。扎克伯格稱,全球除俄羅斯、日本、中國、南韓四個國家外,Facebook目前在社交網站領域內已建立了絕對的統治地位。

但是Facebook的未來並不是“風光無限好”,福布斯一篇文章稱Facebook正面臨一場信任危機。Facebook的日益商業化必然會引起用戶隱私方面的擔憂,並對Facebook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。雅虎CEO巴茨稱未來Facebook將會擁有大量的個人資訊,而這將是件很恐怖的事情。

Zogby International調查發現,63%的美國人不信任Facebook,其中90%的被調查者都是Facebook用戶。而這也許是困擾扎克伯格最大的難題。

(編譯:霍莉)

張貼留言

1.傑克老師 - 網路創業課程 | 網路創業顧問網站歡迎多留言,可以幫自己網站打廣告~
2.需要 傑克老師 回覆,在「發表意見的身分」請勿使用匿名留言[可使用名稱/網址,名稱填自己名字,若無網址,請填E-mail]。
3.匿名攻訐、不相干之廣告適用於無條件刪去法,望請海涵:)
4.您可以使用一些 HTML 標記,如:
 <b>粗體</b>, <i>斜體</i>, <a href='網址'>描述文字</a>

技術提供:Blogger.